2019中国地质学会煤炭绿色开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绿色地质勘查技术论坛于2019年11月5~6日在北京万方苑酒店举行。来自全国煤炭地质行业的代表130余人与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吕庆田到会指导。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任辉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论坛邀请了李金发副局长作主题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国内安全保障战略》报告;吕庆田副院长作主题为《地球深部探测: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首席专家组长王佟作主题为《中国绿色煤炭资源研究》报告;同时还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中联煤层气公司、福建省煤田地质局、浙江煤炭地质局等多位知名教授和学者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中会教授作了主题为《陕西富油煤资源及分质综合利用》的学术报告。(文图/贺丹)
为了推动煤炭资源勘查与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促进煤炭绿色开发,由陕西省煤炭学会、重庆市煤炭学会、内蒙古煤炭工业协会和青海省煤炭学会等四省市煤炭学会(协会)联合主办,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专业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的四省(市、区)2019年煤炭行业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绿色勘查科技论坛于10月24日在重庆隆重召开。
来自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青海省煤炭学会、重庆市煤炭学会、渭南市煤炭局、合阳县人民政府、合阳县煤炭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及各子公司、中煤航测遥感集团及各分公司、陕西煤业集团及各子公司、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各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所的18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重庆市煤炭学会会长杨晓峰作了大会欢迎辞,杨会长介绍了重庆市煤炭学会的概况和重庆市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情况,预祝大会顺利召开。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强作了讲话,李厅长介绍了陕西省煤炭资源优势,指出了煤炭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绿色资源勘查与开发的重要性,欢迎广大煤炭行业的技术专家为陕西煤炭资源绿色开发建言献策。
彭苏萍院士和王双明院士分别作了题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对西部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认识与思考》主场报告。
彭院士的报告介绍了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格局及与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说明了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针对西部生态脆弱区,以神东矿区为研究靶区,开展全周期时移监测对地下水资源和地表生态的影响研究过程,提出微生物复垦技术提高生态治理效率,加速自修复速度。
王院士的报告从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开发西部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西部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尖锐、对地表生态与采动损害的认识与思考及实现采煤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实践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他对西部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思考,提出以煤水共生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以开采地质条件分区为手段,以减少隔水岩组损害为目标,以保护生态为核心的采煤技术是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宁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重庆能源集团难采煤层智能化采掘研究与应用》的报告、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瓦斯院院长周东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煤层水力化增透与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的报告、西安科技大学地环学院孙学阳副教授作了题为《煤炭开采区地表沉陷构造约束机理及灾变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马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煤矿典型致灾地质因素物探技术探讨》的报告。各位专家从煤炭绿色勘查与开发的不同领域进行了学术研讨,精彩报告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
本次论坛是我国西部主要煤炭产地煤炭行业技术人员广泛交流的一次学术会议,在两位院士前瞻性学术理论与思想的指引下,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共聚一堂共商煤炭绿色开发与利用大计,为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努力。论坛共收集论文122篇,经过专家审核,收录86篇优秀论文形成《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研究》论文集,由应急管理出版社正式出版。(文/马丽,图/吕婷婷)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可被聘为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负责人;课题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课题。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
二、开放课题申请
开放课题申请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在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条件下自由申报。重点支持以下四个方向的技术研究:
1、煤、煤系矿产协同精细勘查研究方向
富油煤分布及资源潜力评价
富油煤富集机理研究
煤系矿产协同勘查新技术
煤层气抽采及综合利用技术
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研究与关键技术
陕西省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分布规律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精细勘查技术
铀、镓等新型矿产及煤伴生稀有矿产勘查评价技术
2、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研究方向
西部矿区采煤保水关键技术研究
西部复杂地质条件区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煤炭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开发利用技术
矿井地质灾害系统建设与开发技术
煤矿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研究
矿区环境保护与监测技术
3、煤炭分质清洁利用技术研究方向
富油煤高效提油新技术
煤岩分质加工与利用关键技术
煤炭热解多联产研究
煤基功能材料研究
煤热解产物的高效利用技术
矿井废弃物的清洁处理与再利用技术
4、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方向
浅层、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中深层地热井换热性能及强化换热研究
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优化
地源热泵智能节能控制平台系统
深层地热井钻井固井关键技术研究
资助额度:2~15万元。
三、基本要求
1、申请人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填写申请书。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人所在单位为课题承担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承担单位公章。
3、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一份,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4、以课题合同书签订时间为准,课题应在1年内完成。
四、审批和课题执行程序
1、申请人提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文档。
2、实验室将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下达批复文件。(未获立项者申请材料将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
3、获批课题根据立项评审意见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课题合同书》,合同书签订后,课题予以正式启动。
4、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实验室有权对课题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验收。
5、课题通过验收后,所有研究成果需及时上交实验室存档。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课题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3、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实验室享有优选使用权。所获得的所有科技成果必须共同署名,其中学术论文中至少有1篇中文核心以上署名第一单位为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等)至少有1项署名第一单位为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单位署名: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论文注明: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所获科技成果应提交实验室存档。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优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持续性研发课题。
6、申请者应在2019年10月15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附件2)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sproject@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编:710021
联系人:吴燕
联系电话: 029-86681201
7、有关开放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录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www.crecu.cn。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绿色勘查技术发展动态,拓展研究思路,12月17日,值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重点实验室在西安成功举办首届“绿色勘查科技论坛”,特别邀请彭苏萍教授、钱建生教授、李文平教授、张晓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知名院士、专家进行学术报告。
论坛现场
王双明教授、陕煤地质集团公司总经理谢辉、党委书记王中锋、副总经理姚建明、冯西会及参加实验室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和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报告会。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煤炭学会、陕西省地调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公司、郭家河矿业公司、小保当矿业公司,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公司相关处室及下属地勘单位、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陕煤地质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实验室主任段中会主持了会议。
彭苏萍教授从煤层气与瓦斯地球物理勘探,钱建生教授从智慧矿山建设现状与展望,李文平教授从陕蒙基地矿井水害几个问题思考,张晓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利用钻井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各位专家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的精彩讲座受到参加会议人员的赞誉。
彭院士做报告
钱建生教授做报告
李文平教授做报告
生态和环保要求正在对矿产勘查转型升级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倒逼补足以往矿产勘查工作在环境方面的短板,使其真正走上矿产勘查可持发展之路——绿色勘查。绿色勘查是绿色矿业发展的需要,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绿色发展理念在矿业行业中的生动具体实践。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勘查。目前,绿色勘查已成为地质勘查行业一张拿得出、叫得响的名片,引领着地质勘查行业走向新的时代。
实验室主任段中会衷心感谢彭苏萍院士及各位专家所做的精彩学术报告,强调在新的时代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绿色勘查作为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把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开发作为实验室培育发展的重点,为陕煤地质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文:吴燕 拓宝生 /图:陈莹)
2019年7月8日-18日,第27届IUGG国际地热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办,大会由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主办,主题是“超越100年:地球和空间科学的下一个世纪”,来自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600多名科学家、行业专家和学者围绕地球和空间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俄罗斯联邦科尔科沃科技研究中心Yury Popov院士、意大利热那亚大学Massimo Verdoya教授、德国地球科技研究中心Andrea Forster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黄少鹏教授、日本地质调查局Akiko Tanako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何丽娟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Yury Popov院士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Popov院士系统讲解了热导率和容积热容量的测试方法,介绍的新的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中因缺少理想的热导率模型、样品的不均匀性等因素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较大的缺点;冰岛大学Magus T. Gudmundsson教授关于冰岛近百年来岩浆活动模型和相关热流分析;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专家学者作了关于各自国家地热和大地热流的学术报告,内容包括大地热流点选择、数据库建立、测试、模拟以及地热能的应用等。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育平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报告“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U-Type Intersected Wells in the Xi 'an Depression, Guanzhong Basin, NW China”,报告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认可,并就U型对接井的内部循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参加本次国际会议对陕煤地质集团(重点实验室)和参会者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和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拓宽了研究视野,掌握了地热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文图/吴燕整理)
张育平副主任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2019年7月8日-18日,第27届IUGG国际地热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办,大会由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主办,主题是“超越100年:地球和空间科学的下一个世纪”,来自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600多名科学家、行业专家和学者围绕地球和空间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俄罗斯联邦科尔科沃科技研究中心Yury Popov院士、意大利热那亚大学Massimo Verdoya教授、德国地球科技研究中心Andrea Forster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黄少鹏教授、日本地质调查局Akiko Tanako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何丽娟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Yury Popov院士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Popov院士系统讲解了热导率和容积热容量的测试方法,介绍的新的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中因缺少理想的热导率模型、样品的不均匀性等因素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较大的缺点;冰岛大学Magus T. Gudmundsson教授关于冰岛近百年来岩浆活动模型和相关热流分析;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专家学者作了关于各自国家地热和大地热流的学术报告,内容包括大地热流点选择、数据库建立、测试、模拟以及地热能的应用等。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育平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报告“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U-Type Intersected Wells in the Xi 'an Depression, Guanzhong Basin, NW China”,报告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认可,并就U型对接井的内部循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参加本次国际会议对陕煤地质集团(重点实验室)和参会者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和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拓宽了研究视野,掌握了地热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文图/吴燕整理)
5月14日,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实验管理处处长张辉旭研究员莅临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指导实验室建设、评估工作。重点实验室主任段中会、常务副主任张育平、副主任冯西会、周安宁、申小龙、石新政、张廷会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理事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等实验室相关人员。
会议场景
张辉旭主任作了题为《自然资源创新平台创新平台管理制度起草思考》的专题报告,从自然资源创新平台规划布局、平台建设现况、平台的运行管理制度和评估办法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针对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同与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对评估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辉旭主任作报告
实验室主任段中会表示,实验室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做好实验室自评估工作,确保在2019年年底前达到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要求。(文图/吕婷婷)
2019年4月26日,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物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严建文和副所长杨江峰一行到实验室与实验室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杨江峰副所长详细介绍了中国石化物探院及战略规划研究所的基本构架、科室基本职能以及中石化物探院近年来聚焦研究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地震成像技术、地震资料解释处理软件研发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得知重点实验室目前在陕南镇巴地区开展页岩气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二位所长与项目组人员在地震采集方法、地震成像建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图/杨甫)
杨江峰副所长与参会人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