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会回执 |
11月27-29日,2019西安国际地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期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高级研修班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冰岛、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及地区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张国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莅临指导。会议开幕式由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强主持。省发改委、自然资源厅、住建厅、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重点实验室主任段中会、副主任张廷会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及陕西省地热协会揭牌仪式。
会议分为两大部分:学术交流部分与现场参观考察部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煤田地质集团公司地热能中心负责人张廷会,作了题为《中深层U型对接井地热开发完井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光辉历史、地热能产业架构及团队建设,对中深层U型对接井地热开发完井关键技术的项目背景、技术路径以及完井后的测试技术进行了汇报,并展示了团队已取得的多项最新技术成果。
张廷会副主任作学术交流
报告会后,研修班学员代表参观了陕煤地质草滩生活基地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项目,实地了解了中深层U型对接井地热开发供暖原理及钻井工艺,与现场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图/薛宇泽)
重点实验室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室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课题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可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负责人;课题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课题。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4、开放课题申请人即为课题负责人。
二、开放课题申请分类
开放课题有两种申请方式可进行选择。形式分为:a.设立题目,定向招标方式,选定研究单位及研究人员;b.自由申报。
定向招标:实验室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在每个重大课题研究方向下设立1-5个定向申报的开放课题,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均要求为该大课题的某一分支领域。本年度拟对外招标课题 (见附件1)。
自由申报:申请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在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条件下自由申报。
资助额度:定向申报的课题支持力度2~15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1~3万元。
三、基本要求
1、申请人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填写申请书。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人所在单位为课题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3、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一份,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4、以项目合同书签订时间为准,课题应在1年内完成。
四、审批和课题执行程序
1、申请人提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文档。
2、实验室将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下达批复文件。(未获立项者申请材料将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
3、获批课题根据立项评审意见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科技研发项目合同书》,签订后,课题予以正式启动。
4、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实验室有权对课题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验收。
5、课题通过验收后,所有研究成果须及时上交实验室存档。
6、课题组应根据科研经费计划严格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在课题验收通过后提交经费决算报告。
7、对完成资料存档和经费决算的课题发放验收证书和最后一批经费。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课题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3、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实验室享有优先使用权。所获得的所有科技成果必须共同署名,署名排序须征得双方同意。单位署名: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of Coal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论文注明: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所获科技成果应提交实验室存档。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优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持续性研发课题。
6、申请者应在2018年8月30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2)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sproject@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编:710021
联系人:吴燕
联系电话: 029-86681201
7、有关开放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录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www.crecu.cn。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开放研究课题定向招标申报课题汇总表
2017年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国土资源部2012年批准建设的46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之一。经过四年的建设,2016年10月27日,实验室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验收并正式挂牌,标志着实验室发展进入了全面建成高标准部级创新平台的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发展的指导作用,经两家依托单位研究批准,于2017年12月17日,在西安召开实验室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实验室理事长、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谢辉主持,理事会宣布了关于实验室第二届理事会组成人员的通知;选举谢辉任理事长,李树刚、杜美利、段中会、冯西会任副理事长;审议并通过了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推荐人选及学术委员人选,推荐聘任彭苏萍教授为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多吉教授、武强教授、王双明教授、孙升林教授级高工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聘任李智学、段中会、李文平、邱介山、周安宁、范立民、夏玉成、杜美利、杜文凤、曹代勇、舒新前、钱建生、朱芳香等14名教授专家为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审议并通过了实验室主任、副主任的推荐人选,推荐聘任段中会任实验室主任,冯西会、周安宁、申小龙、石新政、张育平(常务)、张廷会任实验室副主任。
会议现场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课题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科技创新团队,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可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或第二负责人;课题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课题。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4、开放课题申请人即为课题负责人。
二、开放课题申请分类
开放课题有两种申请方式可进行选择。形式分为:a.定向申报;b.自由申报。
定向申报:实验室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在每个重大课题研究方向下设立2-5个定向申报的开放课题,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均要求为该大课题的某一分支领域。本年度设立研究课题 (见附件1)。
自由申报:申请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在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条件下自由申报。
资助额度:定向申报的课题支持力度2~20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1~3万元。
三、基本要求
1、申请人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填写申请书。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人所在单位为课题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3、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一份,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4、以计划任务书获批时间为准,课题应在1年内完成。
四、审批和课题执行程序
1、申请人提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7-2018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文档。
2、实验室将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下达批复文件。(未获立项者申请材料将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
3、获批课题根据立项评审意见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7-2018年度开放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与实验室共同签订计划任务书,课题予以正式启动。
4、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实验室有权对课题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验收。
5、课题通过验收后,所有研究成果须及时上交实验室存档。
6、课题组应根据科研经费计划严格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在课题验收通过后提交经费决算表。
7、对完成资料存档和经费决算的课题发放验收证书和最后一批经费。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课题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3、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实验室享有优选使用权。所获得的所有科技成果必须共同署名,署名排序须征得双方同意。单位署名: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论文注明: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所获科技成果应提交实验室存档。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优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持续性研发课题。
6、申请者应在2017年9月15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7-2018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2)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sproject@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 编:710021
联 系 人:吴燕
联系电话: 029-86681201
7、有关开放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录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www.crecu.cn。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自主课题是围绕实验室学科建设任务和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设立,组织科研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实验室对自主研究课题的实施进度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课题的检查和验收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现面向实验室全体固定人员征集2017-2018年度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有关具体事项告知如下:
一、课题申报原则
1、鼓励固定研究人员积极申请省部级以上课题,鼓励申请横向课题及不同研究中心的联合研究课题,实验室在该研究方向的某一关键技术给予相关课题配套研究经费。
2、实验室设立自主课题2-5项,重点支持以下六个方向的技术研究:智慧煤矿关键技术与研究、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研究与关键技术、地源热技术开发与应用、煤矿隐蔽地质体致灾规律及精细勘查技术、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煤层气抽采及综合利用技术。
3、优先支持2016年前已经结题验收、鉴定、研究成果质量较高的课题负责人,围绕同一研究方向展开的深度研究选题。
4、原则上要求自主课题申请者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进行研究工作。
5、课题一般应在1~2年内完成。
6、资助额度:重点课题支持力度20~300万元,培育课题支持力度3~20万元。
二、申报材料要求及时间安排
1、课题申请人应按规定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同电子版于2017年8月30日前交到实验室科研项目部。
2、申请书的经费预算严格执行《实验室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3、必须提供查新报告,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4、有关自主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陆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crecu.com。
5、实验室对初审入围的课题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
6、实验室同意立项的项目,由课题负责人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经双方签字同意后正式实施。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 编:710021
联 系 人:吴燕
联系电话:029-86681201
电子邮箱:sysproject@163.com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报指南(2016)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放研究课题依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管理。
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课题面向全社会接收课题申请。请有意向的个人或单位参照本指南要求及《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于2015年11月30日前按要求报送实验室。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可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或第二负责人;项目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项目。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4、要求开放课题申请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开放课题研究须有本实验室科研人员参与。
二、开放课题指南
1、煤炭资源精细勘查技术与评价技术
2、煤炭资源勘查新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3、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勘查与评价
4、煤矿瓦斯抽放与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
5、陕西省页岩气赋存规律、勘查技术研究及开发潜力评价
6、数字煤田、数字煤矿与煤矿“互联网+”技术
7、煤矿地质灾害与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8、陕西省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
9、生态脆弱煤矿区保水采煤技术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10、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研究
特别提示:优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持续性研发课题。
三、申请书填写基本要求
1、撰写申请书时,请仔细阅读填报说明,认真、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须在申请书上签字。
3、资助额度:重点课题支持力度5~15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1~5万元。
4、研究期限:项目一般应在1年内完成。
5、重点课题:前沿性鲜明、目标明确、基础坚实,可望在近期获得突破,资助强度较大的项目。除此之外的为自由申请课题。
6、申请人所在单位为项目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7、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国内)一份,否则课题申请不予接收。
8、原则上不接受实验室固定人员申请。
四、申请程序及申请时间
1、申请人根据本申请指南相关内容,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版至指定电子邮箱。
2、受理开放研究课题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11月30日。
3、实验室将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
4、对实验室确定立项的课题,我们将会通知课题申请人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必要时须经专家进一步论证)后,双方签订计划任务书,课题予以正式启动。课题将会按照计划任务书具体实施、跟踪监督和验收。
5、对未获立项者申请材料将不退还。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避免在申请书中出现夸大、不真实和不准确的内容,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项目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大”而“空”。以应用为目标的基础研究,需要论述清楚应用背景。
3、在申请联合资助项目时须注意有关知识产权及其它一些特殊的规定。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申请者应在2015年11月30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sproject@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 编:710021
联 系 人:吴燕 马丽
联系电话: 029-86681201 13474150517 029-86681211
6、有关开放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录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crecu.com。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把握其发展动态,拓展研究思路,9月29日,值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之际,实验室特别邀请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勇教授级高工、邱介山教授和周安宁教授做“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主题学术报告会。省公司地质科技部、下属地勘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各中心、学术带头人及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主题报告会。实验室主任段中会、副主任张育平分别主持了会议。
段中会主任作开场主持
张勇教授作报告
张勇教授从煤基合成天然气清洁燃料催化技术的研发背景、优势、现状以及西北化工研究院研发历程,结合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煤基合成天然气清洁燃料催化技术研究。指出,煤基合成天然气是我国清洁能源供给的有效补充,用碳氢尾气合成天然气碳氢利用率高。
周安宁教授从低碳能源技术的研究背景、低碳经济与技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思路、策略和创新性等方面充分详解了低碳能源技术,并着重从多方面阐述了煤质分级利用。强调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邱介山教授从煤基碳材料的科学基础、石墨烯的利用、从煤到煤基材料的制备过程、技术以及煤基碳材料的应用实例等方面阐明了煤基功能炭材料的合成、功能化及结构性能。指明了煤基碳材料高效、循环、绿色利用的发展前景。
中国是传统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未来数十年,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将依然保持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将煤炭利用变得清洁、高效,平衡中国发展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要求,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煤炭的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实现煤炭绿色发展,首先要清洁,改变煤炭开发利用方式,推动煤炭由“黑”变“绿”;其次要高效,大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发展;同时还要低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进高碳能源低碳发展。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报告
最后,张育平主任衷心感谢三位专家、教授为我们做如此精彩、专业的主题报告,分别煤基合成清洁燃料催化技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以及煤基功能碳纳米材料及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强调,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是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在新常态下,我们要加快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的脚步,顺应国家能源发展政策,通过煤炭清洁加工与利用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成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文:吴燕/图: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