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彭苏萍教授受邀来重点实验室在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六楼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煤炭高效地质保障系统”的学术报告。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王中锋,总工程师、实验室主任段中会、各处室领导、煤田地质局各院(队)总工及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学术委员、各中心主任、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实验室主任段中会主持。
学术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上,彭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出我国煤矿开采条件复杂,提出目前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有地质小构造、煤矿瓦斯与煤矿水害三个主要因素,并围绕这三个致灾因素的探测、采用大量生动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对于影响大型综采设备开采的地质小构造探测技术,彭院士详细介绍了采区三维地震技术的引入与发展,以聚集分析技术为基础的野外数据采集技术、EMS自主处理技术、地震反演等新技术对地质构造、采空区、煤层厚度变化探测所取得的成果;对于瓦斯探测技术,彭教授分别从对岩性、煤层厚度变化、构造煤发育区、滑脱面、煤体硬度的识别等多个方面进行识别;煤矿水害因素的识别主要从煤层顶板砂岩的空间分布、煤层顶板稳定性、老窑和采空区、底板承压水几个方面着手,可采用地震勘探进行地质构造探测、预测突水通道、解释基岩界面,综合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及地质雷达探测相对富水区域,为水害防治提供准确地质资料。最后彭院士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他的研究团队进行地质建模所引进的先进科研设备和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强调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做好基础工作。
最后实验室主任段中会对彭教授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对彭教授的研发团队创新的技术与设备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彭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朴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要求重点实验室和省公司下属各单位广大科技工作人员要以彭院士为榜样,从基础工作做起,力争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
(文:李文华 马 丽 / 图:拓宝生)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2014)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放研究课题依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管理。
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课题面向全社会接收投标申请。请有意向的同志或单位参照本指南要求及《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于2013年12月6日前按要求报送实验室。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已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将被在实验室资助,并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或第二负责人;项目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同行副高以上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项目。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二、开放课题指南
1、地球物理测井新技术
2、矿井水文地质及水害防治技术
3、矿井物探技术
4、煤及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及高效利用研究
5、地质钻探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6、数字煤矿关键技术
7、地热煤层气页岩气及新能源勘查利用技术
8、煤矿瓦斯抽放与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
9、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10、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11、煤质分析信息化技术
三、申请书填写基本要求
1、撰写申请书时,请仔细阅读填报说明,一定要认真、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须在申请书上签字。
3、资助额度:重点课题支持力度在3~10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在1~5万元。
4、研究期限:项目一般应在1~2年内完成。
5、重点课题:学科前沿有重要意义,目标明确、基础坚实,可望在近期获得突破,资助强度较大的项目。除此之外的为自由申请课题。
6、申请人所在单位为项目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7、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国内)一份,否则课题申请不予接收。
8、原则上不接受实验室固定人员申请。
四、申请程序及申请时间
1、申请人根据本申请指南相关内容,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版至指定电子邮箱。
2、受理开放研究课题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6日。
3、实验室将于12月中旬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
4、对实验室确定立项的课题,我们将会通知课题申请人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必要时须经专家进一步论证)后,双方签订计划任务书,课题予以正式启动。课题将会按照计划任务书具体实施、跟踪监督和验收。
5、对未录取者申请材料恕不奉还。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避免在申请书中出现夸大、不真实和不准确的内容,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项目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大”而“空”。以应用为目标的基础研究,需要论述清楚应用背景。
3、在申请联合资助项目时须注意有关知识产权及其它一些特殊的规定。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申请者应在2013年12月6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东街东段4号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邮编710054)
电子邮箱:sysproject@163.com
联 系 人: 朱芳香;吴燕
联系电话:029-82260290; 029-82229887 13474150517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3年10月28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自主研究课题申报指南(2014)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自主课题是围绕实验室学科建设任务和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设立的,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实验室对自主研究课题的实施进度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课题的检查和验收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
根据《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现面向实验室全体固定人员征集2014年度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有关具体事项告知如下:
一、课题申报原则
1、申请人员资格。除矿井地质灾害、航测遥感、钻探工程与应急救援、石煤综合利用、煤的清洁高效燃烧及煤系共伴生矿产研究项目接受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及西安科技大学课题研究人员外,其余项目原则上必须是实验室固定人员承担。
2、支持重点。(1)重点支持“精细勘查”、“钻探工艺及装备”、“矿井地质”、“煤层气”、“地质灾害”、“煤矿安全”、“煤质分析新技术”、“煤炭清洁加工与利用”等研究领域的课题,(2)重点支持项目目标具体、有创新性、可考核,重点支持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选题(专利、先进技术标准、高水平论著等)。(3)优先支持2013年前已经结题验收鉴定、研究成果质量较高的课题负责人,围绕同一研究方向展开的深度研究选题(4)重点支持结合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的选题。(5)重点支持围绕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学术带头人及技术骨干的成长,本领域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的选题。支持有利于推进学术梯队的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年技术人员(教师)科研能力的选题。
3、鼓励跨中心联合申报课题。
4、已获得资助的各级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5、项目一般应在1~3年内完成。
6、资助额度:重点课题支持力度在50~300万元,培育课题支持力度在5~20万元。
二、自主课题指南
1、地质钻探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数字煤矿关键技术
3、矿井物探技术
4、油气勘探技术
5、地热煤层气页岩气及新能源勘查利用技术
6、煤矿瓦斯抽放与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
7、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8、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9、矿井水文地质及水害防治技术
10、煤质分析信息化技术
11、煤及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及高效利用研究
三、申报材料要求及时间安排
1、项目申请人应按规定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自主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会同电子版于2013年12月6日前交到实验室科研项目部。
2、填写申请书的经费预算时,请认真仔细阅读《实验室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3、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一份,其中:申请重点课题请提供国际查新报告,申请培育课题请提供国内查新报告,否则课题申请不予接收。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东街东段4号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邮编710054)
电子邮箱: sysproject@163.com
联 系 人: 吴燕
联系电话:029-82229887 13474150517
实验室将于12月中旬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对筛选入围的项目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最终确定2014年度自主课题建议资助项目后,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批。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自主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必要时须经专家进一步论证)后即可予以正式立项和启动实施。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3年10月28日
近日,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利用2013年实验室开放课题开题论证之际,邀请山东大学李利平副教授和王涛老师举办了 “地下工程突涌水发生机理与灾害防治技术”和“有关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两场学术报告会。
“地下工程突涌水发生机理与灾害防治技术”报告由山东大学李利平副教授讲授,李老师从地下工程重大水害现状、发生机理、突水突泥定位定量预报方法、突水突泥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和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技术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对其所在课题组近10年来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进行了介绍。山东大学王涛老师对其所在的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建设历程、验收及现状等。与会同志和王涛老师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及管理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沟通。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杨兴科主持了报告会,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技术人员聆听了报告,并进行了专业和学术方面的交流。
实验室将以此次报告与交流为契机,加强与山东大学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积累宝贵经验。
李利平做学术报告
王涛介绍其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自主课题是围绕实验室学科建设任务和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设立的,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原则上必须是实验室固定人员承担,并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实验室对自主研究课题的实施进度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课题的检查和验收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
根据《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现面向实验室全体固定人员征集2013年度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有关具体事项告知如下:
一、课题申报原则
1、课题研究内容应紧密围绕“煤炭资源与矿井地质”、“煤炭精细勘查技术”、“煤质分析与评价”、“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四大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2013年重点支持 “数字煤田”、“地质灾害”、“石煤”、“煤矿安全”、“煤化工”、“煤炭加工与利用”等研究领域的课题,要求目标具体、有创新性、可考核,重点支持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选题(专利、先进技术标准、高水平论著等)。
2、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项目选题要力求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选题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3、重点支持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研究方向的选题。重点支持围绕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学术带头人及技术的成长,本领域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的选题。支持有利于推进学术梯队的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年技术人员(教师)科研能力的选题。
4、鼓励跨中心联合申报课题。
5、已承担自主课题未结题者,不得再次申报新的课题。已获得资助的各级项目,不得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将停止资助并追究项目负责人相关责任。
6、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只能同时参加一个课题的申报。项目一般应在1~3年内完成。
7、资助额度:重点课题支持力度在50~300万元,培育课题支持力度在5~20万元。
二、自主课题指南
1、煤炭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
2、测绘无人机新技术
3、新型钻探工艺技术
4、数字煤田地质勘查技术
5、煤矿瓦斯抽放与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
6、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7、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8、煤质分析与评价技术
9、煤质分析信息化技术
10、煤系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及高效利用研究
11、陕西省页岩气资源风险勘查靶区选择研究
12、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13、煤油气共生矿区安全生产综合评价研究
三、申报材料要求及时间安排
项目申请人应按规定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自主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用A4纸打印,一式四份,会同电子版于5月10日前交到实验室科研项目部。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建东街4号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邮编710054)
电子邮箱: sysproject@163.com
联 系 人: 朱芳香 吴燕
联系电话:029-82260290 029-82229887
实验室将于5月中旬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及对筛选入围项目的公开论证答辩,最终确定2013年度自主课题建议资助项目后,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批。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任务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必要的须经专家进一步论证后)即可予以正式立项和启动实施。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3年4月25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是依托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和西安科技大学建设、运行的科研实体,上级主管部门为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实验室主要功能,是进行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的技术服务以及与之配套的专利、专有产品的生产与供应。同时,汇聚和培养一批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领域一流科技人才。
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设立开放课题的目的,是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充分利用外界,补充、丰富、细化实验室的主体研究内容与方向,同时起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汇聚人才的作用。开放研究课题依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管理。
实验室2013年度开放课题面向全社会接收投标申请。请有意向的同志或单位参照本指南要求及《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在2013年5月10日前按要求报送实验室。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已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将被在实验室资助,并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或第二负责人;项目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同行副高以上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项目。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二、开放课题指南
1、煤炭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
2、新型钻探工艺技术
3、数字煤田地质勘查技术
4、渭北煤田矿井水文地质及水害防治技术
5、煤矿采空区探测技术研究
6、石煤地质勘查技术标准研究
7、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8、煤质分析技术研究
9、煤炭清洁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三、申请书填写基本要求
1、撰写申请书时,一定要认真、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须在申请书上签字。
3、资助额度:重点课题支持力度在3~10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在1~5万元。
4、重点课题:学科前沿有重要意义,目标明确、基础坚实,可望在近期获得突破,资助强度较大的项目。除此之外的为自由申请课题。
5、申请人所在单位为项目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6、原则上不接受实验室固定人员申请。
四、申请程序及申请时间
1、申请人根据本申请指南相关内容,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版至指定电子邮箱。
2、受理开放研究课题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10日;实验室将组织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申请的课题进行评审,择优资助,对获得资助的项目,我们将于2013年5月30日前通知本人办理有关事项。对未录取者申请材料恕不奉还。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避免在申请书中出现夸大、不真实和不准确的内容,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项目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大”而“空”。以应用为目标的基础研究,需要论述清楚应用背景。
3、在申请联合资助项目时须注意有关知识产权及其它一些特殊的规定。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申请者应在2013年5月10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建东街4号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邮编710054)
电子邮箱:sysproject@163.com
联 系 人: 朱芳香 吴燕
联系电话:029-82260290 029-82229887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3年4月25日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地质保障技术水平,推进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创新,4月26日上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举办了一场关于“低变质程度煤水力强化快速消突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特邀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倪小明、韩颖做主体学术报告。公司副总经理崔忠省、公司总工程师兼重点实验室主任段中会参加了交流会。实验室副主任、勘察研究院院长申小龙主持了本次交流会。实验室、一八六队及勘察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及科研技术人员20多人参加会议。
“低变质程度煤水力强化快速消突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
倪小明副教授对“低变质程度煤水力强化快速消突技术及应用”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该项技术在阳煤集团寺家庄矿进行了首次试验,经过在河南、山西、重庆等多个矿井的试验,在中高变质程度煤矿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体系。试验证明,井下水力压裂在煤层增透,瓦斯抽采量增大和抽采浓度提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经济效益。
与会人员围绕“低变质程度煤水力强化快速消突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公司总工程师兼重点实验室主任段中会指出,本项目开发契合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这一新技术引进低变质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创新性,项目的开展很好的体现了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将大力支持项目的开展。公司副总经理崔忠省认为,项目合作目的很好,希望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依托重点实验室正式立项组织实施,促进项目取得创新成果。
此次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凸显了部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水平技术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为产学研用密切协同、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吴燕 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