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陕煤地质集团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育平与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总经理张娜娜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煤基固废充填处置开展座谈交流。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鑫及集团固废处置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张娜娜一行首先参观了集团数字展厅,全面了解了陕煤地质集团70年的发展历程,对集团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钦佩。随后,张育平对张娜娜一行考察交流、投资表示欢迎,并向张娜娜详细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研究方向、技术团队,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研究室在固废处置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等情况。王鑫介绍了天地地质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结合小保当煤矸石浆体充填项目,就重点实验室与天地地质公司在煤基固废处置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技术攻关+产业落地”的协同模式做了详细说明。
张娜娜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企业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合作模式,简要说明了中信环境在煤基固废充填处置项目方面“生态先导、产业协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精准对接,积极探寻合作的切入点,共同将合作愿景转化为发展实效。
2025年10月10日-13日,2025中国地热学术大会暨深地能源金石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及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协办。
集团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育平担任本次大会“煤田地热”专题的第一召集人,特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单位参会,共组织专题报告19个。会场设有陕西地质集团与中煤新能源公司两个展台,会议期间,中国地球物理协会秘书长郭建、地热专委会理事长庞忠和等到展台参观,张育平主任介绍了集团重要地热技术成果和示范项目,有效推动了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重点实验室张育平主任为协会领导讲解集团项目
在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育平被增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报告会作了特邀报告,题目为《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勘查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报告对集团地热能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与工程应用情况进行大会分享,并对集团在地热能方向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介绍。

张育平作特邀报告
同时,重点实验室地热能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及张家琪博士分别做《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矿区供暖应用及展望》及《中深层地热能闭式系统跨季节储热及应用研究》的会议报告,分别对中深层地热能的矿区应用及“冬取夏储”冷热联供技术及工程经验进行介绍。
本次大会还评选并颁发了“最佳报告人”“最佳秘书”等奖项。重点实验室地热能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凭借《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在矿区供暖中的应用与展望》报告荣获“最佳报告人”称号;重点实验室张家琪博士因在“煤田地热”专题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获评“最佳秘书”。

刘俊获“最佳报告人”称号

张家琪获“最佳秘书”称号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围绕新型清洁能源发展,系统布局多项代表性科研工作,其中地热能开发利用作为关键研究方向之一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在中深层地热能的高效可持续开发方面突破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重点实验室积极拓展“地热+”综合能源系统集成研究,推进碳减排评估与科技成果转化,为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张家琪 图/地热大会提供)
10月14日上午,集团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育平一行到天地地质公司调研科技工作推进情况,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丽、苗霖田,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室主任付德亮参加调研。
在天地地质公司荣誉展室,天地公司董事长张肃晨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张育平高度评价了天地地质公司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尤其是在房建市场极度萎缩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公司业务战略布局,展现出天地地质公司的高度发展韧性。
随后,总经理王鑫汇报了天地地质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分别就公司产业布局、科技研发投入、科研项目执行、科研团队建设等做了具体介绍。天地地质公司总工程师杨甫及技术管理部相关人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针对核心技术体系和竞争力不强、研发人员能力不足、科研平台层级不高等问题,张育平指出,天地地质公司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驱动引领,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团队的优势,逐步升级科技创新团队级别,打造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大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装备;加强与重点实验室融合,加快复制小保当煤矸石充填项目合作模式;提前作好企业技术发展谋划,力争建成科技型企业,引领产业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9月23-25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作为协办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携11项核心技术成果精彩亮相大会,推动了先进技术成果的国际化转移。

会议现场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卫峰带队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展示的成果涵盖精细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探、富油煤原位开发、地热开发利用等方向,彰显了集团公司从传统地勘单位向“科技+资源”转型的显著成效。

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育平作专题报告

重点实验室张康宁博士作专题报告
近年来,集团强化科技攻关,探索传统地勘企业发展新路径,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战略新兴矿产领域新赛道,先后取得陕南海相页岩气勘探“两新”突破、陕北富油煤原位采油“0到1”的突破。挺进“青藏新”拉开找矿远征的序幕,先后完成地热、金属矿、煤层气、盐湖资源勘查等几十个重点项目,成功竞获集团历史上首个页岩气探矿权、首个锂矿探矿权。这些成果不仅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国企力量,也通过本次国际盛会,为全球资源合作与协同创新注入了新动能。

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副司长辛红梅听取富油煤原位热解汇报
会议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余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代表参会,为集团技术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未来,陕煤地质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全球矿业绿色发展中展现更大的国企担当。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是经原国土资源部〔2012〕83号文件批准,依托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科技大学建设的科研实体。实验室2016年10月通过国土资源部的验收正式挂牌运行,2019年通过自然资源部的第一轮评估,进入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管理序列,是自然资源部唯一的煤炭类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从事煤及煤系矿产精细协同勘查、页岩气勘探开发、新能源勘查开发利用、矿井地质精细勘查、矿山生态修复及地质环境保护、煤矿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煤炭地质云”与煤矿地质信息化等技术研究。
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固定研究人员,欢迎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成果突出的优秀人才加入!
一、招聘需求
1. 招聘岗位:科研骨干1人。
2. 专业要求:与应聘岗位相适应的钻探工程、钻井工程、钻井技术等专业。
二、报名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3.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4.研究方向与招聘专业相同或相近,有相关项目研发经验者优先。
三、申报程序
1、简历投递时间:2025年9月25日起到2025年10月24日。
简历需包含年龄、籍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信息。
2、招聘程序: 简历初筛、 在线测评、现场面试。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吕女士
联系电话:029-86681201
电子邮箱:zdsysbgs@126.com
简历投递:登陆陕投集团校招门户网站sxigc.zhaopin.com或扫描二维码查询岗位信息并投递简历。

2025年9月10日上午,由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牵头完成的"富油煤地质富集关键理论与资源评价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线上组织召开。鉴定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和鉴定。
鉴定会评委听取了项目汇报,认为该项目创新了富油煤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焦油产率预测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该项目从2019年开始,由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西安科技大学等研究院所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了完整的富油煤地质富集关键组分和结构,揭示了富油煤富集的两级地质配置条件,建立了富油煤焦油产率预测方法,创建了富油煤原位开发地质-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查明富油煤资源分布规律和富油煤资源量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目为推动煤炭资源从"燃料"向"燃料+原料+材料"的利用范式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驱动煤炭产业绿色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025年10月23日,陕煤地质集团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育平与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总经理张娜娜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煤基固废充填处置开展座谈交流。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鑫及集团固废处置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张娜娜一行首先参观了集团数字展厅,全面了解了陕煤地质集团70年的发展历程,对集团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钦佩。随后,张育平对张娜娜一行考察交流、投资表示欢迎,并向张娜娜详细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研究方向、技术团队,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研究室在固废处置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等情况。王鑫介绍了天地地质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结合小保当煤矸石浆体充填项目,就重点实验室与天地地质公司在煤基固废处置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技术攻关+产业落地”的协同模式做了详细说明。
张娜娜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企业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合作模式,简要说明了中信环境在煤基固废充填处置项目方面“生态先导、产业协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精准对接,积极探寻合作的切入点,共同将合作愿景转化为发展实效。
2023年9月20日,世界地热大会国际考察团到集团地热能示范项目考察交流。本次考察团由来自冰岛、德国、瑞士等8个国家的26位专家组成。整个考察活动由集团副总经理杨文海负责,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公司领导及相关人员全程陪同,并推介了集团示范项目相关技术。

当日上午,考察团到集团草滩金泰经开花城“取热不取水”省级供暖示范项目参观交流。首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育平向考察团介绍了集团首创的U型对接井地热能开发利用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引起国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双方就地热井结构、取换供热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国外同行对该项目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表示肯定。最后,杨文海代表集团将重点实验室张育平主编的《中深层地热钻井换热供暖关键技术》一书赠予了各国代表,受到了诚挚感谢!

下午考察团来到集团眉县“采灌均衡”地热能供暖示范项目考察交流。张育平向考察团专家介绍了该项目的钻探布井、抽采回灌等关键技术。之后考察团参观了眉县项目的两个供暖能源站、采灌井等内容,中外双方就抽采、回灌和供暖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外对该项目高效回灌技术作出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通过集团两个示范项目的考察交流,加深了重点实验室与各国地热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文/ 韩元红 图/黎思文)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课题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可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负责人;课题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课题。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4、开放课题申请人即为课题负责人。
二、开放课题申请分类
开放课题有两种申请方式可进行选择。形式分为:a.设立题目,定向招标方式,选定研究单位及研究人员;b.自由申报。
定向招标:实验室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在每个重大课题研究方向下设立1-5个定向申报的开放课题,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均要求为该大课题的某一分支领域。本年度拟对外招标课题 (见附件1)。
自由申报:申请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在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条件下自由申报。
资助额度:定向申报的课题支持力度2~15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1~3万元。
三、基本要求
1、申请人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填写申请书。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人所在单位为课题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3、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一份,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4、以项目合同书签订时间为准,课题应在1年内完成。
四、审批和课题执行程序
1、申请人提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文档。
2、实验室将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下达批复文件。(未获立项者申请材料将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
3、获批课题根据立项评审意见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科技研发项目合同书》,签订后,课题予以正式启动。
4、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实验室有权对课题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验收。
5、课题通过验收后,所有研究成果须及时上交实验室存档。
6、课题组应根据科研经费计划严格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在课题验收通过后提交经费决算报告。
7、对完成资料存档和经费决算的课题发放验收证书和最后一批经费。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课题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3、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实验室享有优先使用权。所获得的所有科技成果必须共同署名,署名排序须征得双方同意。单位署名: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of Coal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论文注明: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所获科技成果应提交实验室存档。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优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持续性研发课题。
6、申请者应在2018年8月30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2)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sproject@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编:710021
联系人:吴燕
联系电话: 029-86681201
7、有关开放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录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www.crecu.cn。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开放研究课题定向招标申报课题汇总表

8月上旬,由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和陕西省煤炭学会组织开展的第九届(2016-2017年度)陕西省煤炭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审活动结束,重点实验室有四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
本次活动旨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鼓励科技工作者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共表彰了19位来自全省煤炭系统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重点实验室受表彰的四名科技工作者均是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此次受表彰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敬业、创新精神和学术业绩。(文/吴燕)